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集微咨询:电源管理芯片迎国产化窗口,中国厂(4)

来源:通信电源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08 12:5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相比之下,国外龙头模拟厂商产品料号多,产品组合丰富,更容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客户粘性强。例如TI提供约8万种产品,每年新增超过600个;

相比之下,国外龙头模拟厂商产品料号多,产品组合丰富,更容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客户粘性强。例如TI提供约8万种产品,每年新增超过600个;相比之下,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头部厂商圣邦股份有3500余款可供销售产品,每年新增200余款。总体来看,国内厂商产品目录增速可观,但总量仍处于劣势。国际龙头厂商利用先发优势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结构、深厚的研发经验乃至自主制造工艺,同时在产销规模、品牌等方面具备优势。国内厂商在整体技术水平、企业规模、产品线数量、整体解决方案和人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且市场多集中在中低端的消费电子等市场,在汽车、工业、医疗等高端、高要求行业仍有较大突破空间。这类客户为了保险起见更青睐成熟的国际大厂,使得本土厂商失去更多验证机会。

集微咨询认为,当前本土电源管理芯片厂商主要面临着设计能力、品控管理、人才稀缺、产业链等方面的挑战。

从设计技术来看,电源管理等模拟芯片的产品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艺能力和质量管控能力。同时相关EDA工具较少,设计难度大,研发周期长,高度依赖工程师的设计能力和设计经验,需要长期积累。领先企业凭借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大量的核心IP和产品线形成了竞争壁垒。此外,研发能力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需要设计团队具备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技术积累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才能应对飞快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

从品控管理上来看,电源管理芯片对可靠性方面的要求极高,为此,客户对新供应商的认证周期和要求非常严苛。电源管理芯片等模拟芯片更考验工艺大规模出货的能力,以及在工艺迭代、产能指数级爬坡中,对产品一致性管控的能力,国内成立时间不久的公司要实现电源管理芯片尤其手机端的大批量出货面临着极高的经验壁垒。

从模拟设计人才资源来看,电源管理芯片等模拟IC设计对人才要求更高,更依赖于经验和know-how的积累,这方面国内人才尤其高端人才紧缺程度尤其突出,而且缺口还在不断扩大。

从产业链资源来看,电源管理芯片设计公司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晶圆厂、封装厂、测试厂和整机制造商等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至关重要。在上游,良好的晶圆厂和封测厂资源能确保产品质量、控制成本和稳定的产能供应;在下游,是否能尽快将产品顺利推向市场,需要终端客户的支持,也需要不断拓展新客户和新渠道,并积累品牌知名度。对新玩家而言,更难进入已成熟的产业链生态。

从下游用户反馈来看,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芯片制造工艺不成熟、产品一致性差;企业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型号和方案不够丰富;上游供货商紧张或频繁涨价,高端产品缺乏产业链的配合等。其中产品同质化问题最为突出。

尽管如此,随着国内厂商设计与工艺能力提升、下游应用高景气带来供需端改善,叠加供应链安全考虑加速国产替代,市场、资本和政策的东风驱使新玩家不断涌入电源管理赛道,加剧了国内产业竞争水平。

集微咨询整理了今年截止8月份电源管理领域的投融资案例。从近两年电源管理领域的初创企业和资本投资热点来看,智能手机、快充、TWS耳机等热门赛道的优质企业成为市场青睐的标的。这意味着,如果电源管理厂商面向的下游领域增长较为迅速,则会有更多新的市场空间来供其开辟,企业也会有更多机会可以快速成长。而随着华为、小米等头部终端厂商加入芯片投资行列,也使得芯片厂商和下游客户合作的黏性和可持续性提高。

结语

电源管理芯片赛道上,不断有成熟的厂商上市,也不断有新玩家涌入。对前者而言,他们考虑的是上市后如何让公司继续成长。一条路径是通过不断投资研发、积累产品来实现内生研发生长。另一条途径则是通过并购获得原先不擅长的技术能力,从而较为迅速地拓展产品种类,提升市场份额。上市后企业获取资金更容易,国内模拟芯片企业的并购风潮也已初现端倪。他们将

文章来源:《通信电源技术》 网址: http://www.txdyjs.cn/zonghexinwen/2021/1008/767.html



上一篇:汽车应急启动电源跌落试验机
下一篇:星恒电源上市辅导15个月后终止IPO进程 期间曾引

通信电源技术投稿 | 通信电源技术编辑部| 通信电源技术版面费 | 通信电源技术论文发表 | 通信电源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通信电源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